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提升御西、棚户区等御东以外地区发展,实现我市均衡发展的建议”收悉。经我们认真研究后,现答复如下: 一、您的这一建议提得很好,对加快推动我市均衡发展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二、关于“进一步提升御西、棚户区等御东以外地区发展,实现我市均衡发展”需给您说明的是,御西、棚户区等御东以外地区的高质量发展是支撑大同中心城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我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严格按照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要求,紧紧围绕打造宜居、韧性、创新、智慧、绿色、人文的新型城市,加快老城区面貌更新,促进新老城区均衡发展。2021年,我市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继续推进安居工程建设,改造老旧小区73.9万平方米,开工新建城镇棚户区住房2342套;聚力推进古城保护修复工程,历史文化街区修缮取得重大进展,东马市角、太平街等27条配套道路加快建设,引进落地安麓和凯悦2家高端品牌酒店,古城整体风貌和各种业态正在加快恢复;持续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平城街西跨桥、高铁站综合客运枢纽等重点工程建设,永泰门广场建成投用,北环桥、开源桥、同煤快线(主城区段)建成通车,京隆长输管线等一批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工程竣工投用;不断加强环境卫生死角整治,以“城乡、城矿、城企”三个结合部及城市死角为重点,集中整治城市“脏乱差”,城市品质进一步提升。严格落实义务教育“双减”政策,建设普惠性幼儿园32所、乡村寄宿制学校22所,规划启动云冈职教城建设,引进传智教育互联网职业技术学院,成功申报大同职业学院、影视艺术学院等 所职业高校;全面推进市县医联体建设,三级医院实现城市核心区域全覆盖,按片区网格化深化市三医院、市五医院、同煤总医院为龙头的三个城市医疗集团,通过打造“互联网+”平台,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 三、关于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将作进一步研究,结合政府工作要求和我们工作任务,认真釆纳,认真落实。 1、加快实施城市棚户区改造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分类推进老旧小区及搬迁安置小区综合改造更新,努力提升住房品质,2022年底力争改造老旧小区43个,新开工棚户区住房818套。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着力解决符合条件的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住房困难问题。 2、改善城市公共设施。探索社区综合服务设施“一点多用”,统筹设立公办或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托育点、助老服务站、体育健身设施、微型消防站维修点、食堂和公共阅读空间,加快推进社区医院建设,发展社区商业,建设智能快件箱(信包箱)。加快城市快速路网、支路网建设力度,改善交通循环系统。提高公共交通站点覆盖率,加强自行车道和步行道系统建设,促进慢行交通和公共交通无缝衔接。 3、建设绿色低碳城市。建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理系统,健全危险废弃物和医疗废弃物集中处理设施、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体系。开展市政排水管网错混接改造、雨污分流改造和破损管网修复,以民生需求为出发点,有效解决汛期污水溢流直排和城市积水内涝等问题。2022年,全市将完成约141公里城镇雨污合流制管网改造。 4、打造特色人文城市。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配合省住建厅编制省级城市保护传承体系规划。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和历史文化街区,保留历史肌理、空间尺度和景观环境。加强革命文物、红色遗址和文化遗产保护。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城市建设,鼓励建筑设计传承创新。 5、发展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加快推进全国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建设。加快推动省级新型智慧城市试点建设,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服务能力和现代化治理水平。大力推动“城市大脑”建设,构建城市级大数据综合应用平台,打通城市数据感知、分析、决策、执行环节,提升城市智慧化水平。推进市政公用设施及建筑等物联网应用、智能化改造。促进学校、医院、图书馆等资源数字化,积极推进“5G+远程医疗”“5G+智慧养老”等智能化场景应用。 以上答复您是否满意,如有意见,敬请反馈。 感谢您对进一步提升御西、棚户区等御东以外地区发展的关心和支持,并欢迎今后提出更多的宝贵意见。 大同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2年8月22日
分享到: